目前分類:幼兒園教學 (12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春節連假一結束,元宵節也趕著到了,開學之初小朋友有人以為還在過年,所以來上課時感覺還在
放假,所以分享過年的事情成為我們上課的主要內容,一位孩子上台分享,其他孩子負責問問題,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基本上,我們的課程中心目標設定是以孩子個體為基準,讓孩子體驗自己的體重,與生活中的事物的關聯,孩子相要比較事物很多元,有的我們可以馬上用籃子來進行比較,但有的我們沒有法子僅靠一種方法來測得,孩子提醒老師鱷魚翹翹板的玩具,但那道具太小幫不上,配合相關活動,老師仿效做了一個翹翹板道具,配合滑輪道具,開始測量自己提出來的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老師覺得孩子一定要,學一些比較能直接辨識重量的方式,所以引入杆桿式的測重方式,以增加孩子印象。孩子們親自坐在籃子中,一邊玩一邊感覺「重」與「輕」,量了數位小朋友之很,發現籃子有裂紋,所以改用垂掛的方式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討論後孩子第一個想要書包來測重量,因為老師一時想不出,如何讓他們測全部書包的重量,只好讓孩子們自己想法,孩子們認為用拉的就可以知道書包有多重,在想不出來該如何進行的情境下,照孩子們的意思來進行…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朋友上在一個活動中,因為自己提出的測重物件單數過多,無法一口氣把認為的東西一口氣抓舉起,因此,討論的焦點轉向如何舉起眾多物件,由於討論的過程中,孩子們發現用1.勾子2.繩子3.箱子這三樣工具,可以把物品集中在一起,幫助大家一口氣抓起自己討論的重物。
老師一次則利用「滑輪」,加上與「線」和「籃子」,要把孩子的焦點拉回「重」的感知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繼身高之後孩子們這一次要測的是體重,有了上一次的測量經驗,孩子很自然的就把他們用上來了,但一切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…。同樣是自己身體,體重的概念,似乎很難被孩子理解。因為先備知識未達一定的水準,老師本來打算放棄這一部份的討論,但又覺得認識「自己的體重」對孩子[ 自我認知] 有輔助的效果。所以安排了一段簡單的重量體驗活動。
「體重不應該只是一組數字」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當孩子透過身高進一步的認識測量基本概念之後,我們請孩子討論有關於丈量身高的方法,原本希望他們能比較高度的問題,但…孩子們已經被定型化的尺規給規範,一直在裡面把轉,老師覺得孩子們對量測工具比較有興趣,所以就問孩子們一個問題:「小朋友你覺得還有什麼可以用來量身高呢?」…在這一個問題之下,我們與孩子開啟了一場一場的測量大冒險。
第一個登場是伶的想法,他表示,可以用書來測量身高,於是,我們請小朋友幫忙把可以搬動的繪本都搬出來給他用,他用推疊的方式,一本一本的把書疊上去,當然繪本有大有小,還有布書,與遊戲書等等,並不好推高,好不容易推高,一下子就倒了,再一次也如此,老師問他要不要找人幫忙,等不急伶詢問大家的意願,老師一說完,其他的小朋友都搶著要上去幫忙,人太多造成一些小混亂,老師請伶指定小助手後,重新再測量一次,這一次的結果與上一次不同之處,在於他們推的更高了,雖然,最後還是倒下…(T:問題到底在那裡?)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教室內有主要五家商店
1.妤與韋合作的雜貨店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動手打造自己的店,一點也不容易,但也不是很難,因為想的多就要做的更多,直觀一點就會很簡單,這就是我們的孩子工作時的樣子,第一天孩子們就擺好陣仗( 平常在玩扮演遊戲時就這樣子),老師來看還真有那麼一回事的樣子。老師隨便指孩子畫圖上的一個物品問:「這東西在那裡呀!」孩子們問…「要一樣嗎?」「當然…,只能多不能少…,還要有標價,跟我們之前做的一樣,能補什麼就補什麼…。」
孩子問沒有的東西,我們可以用玩具做嗎?」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開始時,老師以上次大家一起開文具店的樣子畫了一個概念商店的樣子,告訴孩子現在要由他們來想想,自己想要開什麼店,然後再把想賣的東西畫在上面,照這個樣子設計自己的店,要賣什麼東西,都由孩子決定,將買的物品畫在設計紙,並標上價錢,這樣子就算是自己的小商店了。
接下來將由孩子來講解自己的作品,講完後每位孩子都有提問權,繪圖者要自己想辦法回答大家問的問題,孩子們直觀的想法,問的答的…也都很直接,一張小小的圖可以問老半天,這樣子的討論,交流孩子彼此的想法,畫法,這些都是他們的原創想法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朋友在介紹自己畫的文具店時,都說裡面有很多東西,小男生(韋、恒、全…)說,裡面有很多的玩具,小女生(妤、茹、香…)則看到多的小飾品或可愛文具,到文具店似乎是大家共同擁有的經驗,大家都能說上一兩次,談到文具店裡有什麼東西時,孩子們更是爭著說,老師把還子們分享的物品畫在白板上,很快的畫面就畫滿了物品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雖然我們是走在同一條街上,走著相同的路線,有著相同的商店,但孩子他們興趣與觀察的重心個個不同,所以他們所畫的地圖也不會一樣,現在開始由孩子來當自己作品的解說員,表達他們感受到的商店街,因著孩子的能力與思考方式不同,所以每一個人介紹完自己的作品之後,其他孩子都有不同的意見要訊問,不論是什麼問題,孩子都能給一個回答,回答到問的人滿意為止,整個過程就像是一場小小的記者會一般,老師成為配角,協助孩子控場,提問的孩子問題很有意思,問的都是老師我不會問的問題,原來這就是孩子們想知道的呀,孩子每天都在問,老師什麼時候換自己講呢?…大孩子比較能聚焦主題表達,小小孩們的作品,純粹就是興趣與心情的表達,大家關心的都是小事,這些小事就是他自個的大事。…陳老師說,他們上台的表現就像我在介紹商店街時的樣子,回答每一個孩子他想問的問題,我不知道這些問題有何意義,但我知道透過這些問題,孩子才能逐漸清楚自己在想什麼,解開了這個結,就像拿起神祕拼圖的其中一片填入圖框中一樣,補進越多的缺片,神祕拼圖就越來越完整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再探商街,這一次不是遠遠的看,而是走進店裡參觀,店家老闆對我們的拜訪都很熱情,讓老師與孩子都能很盡興探索,一進一出間,孩子們就竟看到了什麼,我們並不知道,走了若大的一圈,他們真的明白什麼是商店嗎?看了這麼多的店,明不明白商店就竟與自己有什麼關係呢?也許這些都是我們老師希望孩子能理解的,但若他們不理解又何妨,最重要的學習正來自孩子的內心對事物的理解,從實體走入抽象的過程,正好給我們觀察的機會,透過學習地圖上亮點,明白了孩子學習的路徑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很難想像,孩子們並不太熟飲料店,會喝但從沒見過他們裡面工作的樣子,還好恒家裡有在賣飲料,很有想像力的他,連冰塊都想到可以用的東西,還想到如何封杯口,真的是很帥…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學期一開始,以健康教育為主,透過遊戲、操作,律動等活動,與愛眼食材的認識,簡單的增加孩子的護眼心意,特別是煮成食物時,這些深綠深黑紅紅的食物,他們都變的可以接受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透過主題繪本的引導,孩子分享自己認識中的各種商店。孩子對便利商店的手提袋很有興趣,大家你一言我一言的討論那到底是什麼樣子,最後小妤講那袋子的樣子最像店裡的手提袋,老師依她的做了一個試試,果然很像,…最後大家都自己設計一個手提袋,裡面包個小玩具後,一起去逛店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04學年度24歲學前教育補助常見問答集

http://www.tc-rc.org/news_detail.php?id=574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兔子肚子餓,發現月亮上有好多的蘿蔔可以吃,所以跳上高高的月亮大吃特吃,吃飽後想回家卻不敢跳下來,只好請奶奶來救他.....香香拿著做好的道具,表演給大家看,之後大家都依他的故事改班編,但內容變化不大,主要是食物的不同,與救兔子的人不一樣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朋友以恐龍困月的故事背景,自己動製作小紙偶,他們拿著偶自言自語的,或兩兩互相協助,或三人互槓,一個恐龍困月的故事,就這樣子講開,講著講著,火山就出現了,講著講著原來受困的恐龍,就被家人救下來了,還有掉進火山裡又重生的…,以恐龍為主角的故事劇,激發他們好多的想法......。活動結束後,香香問老師:「還有兔子的故事還沒有演。」老師表示下一次就用香香說的故事來表演,香香很高興的答應了。

永佳小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